当被猫抓到后,伤口出现红肿、发热、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且持续时间超过 24 小时,即便起初伤口不严重,也应去医院就诊,考虑打针。这表明伤口已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若不及时干预,感染可能扩散,引发更严重的全身性症状。
正常情况下,猫抓伤口在简单处理后,疼痛、红肿等症状会逐渐减轻。但如果出现感染,伤口局部炎症反应会持续加重。细菌在伤口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红肿范围扩大、温度升高、疼痛加剧。比如,被猫抓伤后,伤口起初只有轻微破皮,自行用碘伏消毒后,第二天伤口周围红肿面积增大,摸起来发烫,疼痛难忍,这就是感染的表现。此时,需要医生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清除感染坏死组织,并根据感染情况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可能还需接种破伤风疫苗等,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如何判断猫抓伤口是否感染
判断猫抓伤口是否感染,可从多方面观察。首先看伤口外观,若伤口周围皮肤发红,且红色区域不断扩大,可能已感染。触摸伤口,感觉局部温度明显高于周围皮肤,伴有压痛,也是感染迹象。再者,观察伤口是否有渗液,正常伤口会有少量清亮组织液渗出,若渗液变为黄色、绿色或伴有异味,大概率是感染了。此外,留意自身是否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若有,可能伤口感染已扩散至全身。一旦发现这些感染迹象,要及时就医,不要延误病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养宠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pdojo.com/show/20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