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原料市场出现剧烈震荡,酒石酸泰乐菌素价格不断冲击历史高位,回盛生物(300871)等厂商股价也出现异动。
但动物保健行业其实日子并不好过,2024年前三季度大多数动保上市企业净利润下滑。中牧股份(600195)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51万至8803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84.49%至78.16%。而普莱柯(603566)、生物股份(600201)、回盛生物和申联生物(688098)等公司也同样提前预告2024年利润大幅下滑,行业愁容不展。
宠物用药倒是成了行业中的结构性亮点,但笔者认为这块业务的体量毕竟不能和畜禽养殖产业同日而语。而下游大型养殖集团纷纷自建兽药疫苗公司的信号,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主要矛盾,也是未来动物保健行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一、行业标准提升,下游出现回暖
动物保健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农产品保质保量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从行业特点来看,这个板块和下游养殖产业有显著的联动性,畜禽价格波动会影响资金对其业绩情况的预期。
所以,咱们先了解一下围绕这个行业的环境变化。
监管升级,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食品安全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了确保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相关部门不但组织开展了对兽药残留等问题的专项整治,也推动源头治理持续加强监管力度。自农业农村部在2021年发布《“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以来,动物保健行业的标准出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轰轰烈烈的兽药减抗(生素)行动,可谓彻底革了传统兽药企业的命。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兽药GMP认证企业直接从1706家锐减到了1100家左右,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当然,在宠物经济领域的相关监管要求也很“吸睛”。农业农村部今年1月发布了《宠物诊疗机构诊疗服务指南》等两项国家标准,2月刚刚联合多部门印发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 年)》,明文写到要提升宠物健康服务水平。
市场需求多元化演进
需求面的变化自然重点在宠物经济的爆发,这也的确为行业增长安上了新引擎。从行业机构提供的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同比+7.5%),其中宠物医疗的需求无疑是重要一极。养过“毛孩子”的朋友们都知道,自家崽生病的开销可比自己生病贵多了。当然,宠物用药自然也会比养殖业用药对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更高的要求。
至于畜禽养殖产业,2024年来生猪养殖周期明显回暖,龙头牧原股份(002714)2024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4.43%,且从2023年亏损42.63亿元扭正为取得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519.42%)。
总之,在可见的变化中,一是行业标准在持续提高,二是下游需求出现一定支撑。
二、竞争加剧,宠物经济难救命
既然下游企稳且有新增长点,为什么动物保健行业2024年表现仍然挣扎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高景气从下游传导到上游毕竟需要时间,预计2025年应会有所反映。此外,其实传统兽药和疫苗本就是一个门槛较低,同质化严重的领域,中牧股份、回盛生物等厂商在业绩预告中都把增收不增利归因为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等因素。
当然,也有业绩有亮点的公司,比如瑞普生物(300119)。
瑞普生物抓住了两条主线,一是围绕畜禽用疫苗这个基本盘的推陈出新,2024年禽用疫苗签批发量同比增长了30%;二是投身宠物用疫苗,这个领域的替代空间广阔,像猫三联、犬四联等宠物用疫苗九成以上仍然是进口品种,国产渗透率不足10%。不谈整体市场的扩容,光是蚕食跨国企业把持的这部分份额就够国产厂商忙活的了。瑞普生物去年顺利打破了进口品牌在猫三联疫苗这个品类上的垄断,旗下疫苗在2024H1发货100万份,去年前三季度营收也实现同比增长约10%至17.47亿元。
但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还是同比下降10.3%,预计还是因行业竞争因素导致的。看来宠物经济虽热,但毕竟替代不了畜禽产业。
三、下游自建产能,倒逼上游空间
要想摆脱同质化内卷就要跳出传统品类,这并不容易。
传统兽用化学药品面临更新换代,而替抗的生物质药物研发成本高昂往往要1亿美元起步。这压力还是挺大的,毕竟国内头部厂商的研发投入占比一般不超过5%,而像硕腾这样的国际一线同行占比往往超过7%。加上经营体量差异,投入更是悬殊。
加之,下游养殖企业也在逐步探索一体化。
温氏股份(300498)和圣农发展(002299)旗下均有子公司经营兽药和兽用疫苗,牧原股份也早在2022年就与内蒙古联邦动保联手布局兽药业务,根据相关报道最早可在今年10月取得批号并正式投产。其他诸如正大集团、双胞胎集团、大北农(002385)等不少数得着的养殖业巨头也都完成了动物保健业务的布局。
这些大型养殖集团挟“全产业链”之威投身其中,必将使行业态势更加趋于白热化。笔者认为,这种下游挤占上游生态位的战略才是国内动物保健行业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因为畜禽养殖业的集中度已然不低,光是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两家龙头企业去年合计生猪出栏总量已超过了1亿头,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4%以上。这些企业如果都在自体系内实现集中采购的话,独立动物保健企业将以何立足呢?
总之,动物保健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即使下游回暖叠加宠物经济贡献增长,恐怕也难掩行业整体颓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养宠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pdojo.com/show/205823.html